首页 资讯 正文

特朗普为啥死磕哈佛?

体育正文 282 0

特朗普为啥死磕哈佛?

特朗普为啥死磕哈佛?

最近,特朗普(tèlǎngpǔ)政府放了个大招,声称要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(xuéshēng)的资质。但凡不是美国学生,就转学,否则遣返。 眼下(yǎnxià)在哈佛,国际留学生大概(dàgài)有6800人,占该校总人数的 27%,眼看要成失去合法居留身份的非法移民。 特朗普为啥死磕(kē)哈佛? 5月24日的哈佛大学校园(xiàoyuán)。图源:新华社 今年1月,特朗普重返白宫后(hòu)不久就表示,要调查(diàochá)数十所大学(dàxué),理由是“打击校园内的反犹主义”,并要求这些大学废除向少数族裔倾斜的多元化举措。 这得追溯到2023年10月。当时(dāngshí),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,美国多所高校陆续爆发“挺巴(tǐngbā)反以”示威,其中不乏哈佛、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高校。当时的拜登政府,就给(gěi)抗议(kàngyì)学生扣上了“反犹”的帽子,甚至出动军警入校。 现在轮到特朗普(tèlǎngpǔ),打击“反犹”继续来—— 2月,美国司法部宣布成立(chénglì)“打击反犹主义(fǎnyóuzhǔyì)特别工作组”,首要任务就是消除校园内的“反犹主义”; 3月,特别工作组(gōngzuòzǔ)放话,要审查拨给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约90亿美元(yìměiyuán)联邦资金,同期取消对哥伦比亚大学(gēlúnbǐyàdàxué)约4亿美元联邦科研经费和合同; 4月,白宫要求哈佛进行“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与重组”,因为哈佛在反战抗议活动中“放任(fàngrèn)反犹情绪”。遭拒后,白宫宣布冻结对哈佛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(qī)拨款、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(hétóng)款项; 5月(yuè),白宫宣布,继续削减对哈佛4.5亿美元的(de)联邦拨款。随后,美国土安全部取消哈佛“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”(SEVP)认证,也就是取消哈佛留学生(liúxuéshēng)的合法居留身份。 其实,早在竞选时,特朗普就对哈佛等一众美国精英高校多有批评,说一旦当选,就要削减大学(dàxué)联邦(liánbāng)经费,尤其是那些“宣扬不适当的种族、性别或政治内容”的学校(xuéxiào)。 这么看,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番动作,倒也(yě)算是说到做到。 可问题是,他到底打(dǎ)的什么政治算盘? 5月23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走向白宫南草坪。图源(túyuán):新华社 拿哈佛开刀的特朗普,实际上是(shì)在对几乎所有美国精英高校以及教育系统开战——别忘了,在削减预算(yùsuàn)、压缩政府机构的时候,白宫还声称要裁撤(cáichè)美教育部呢。 大家知道,特朗普及其引领的“MAGA”议程,一向是(shì)以反精英、反建制竖立大旗并号召选民的。在这套话语中,美国的精英占了大众的便宜,华盛顿(huáshèngdùn)的“深层政府(zhèngfǔ)”尸位素餐,必须对其开刀。 同时,美国的许多高校,也是民主党引领的自由派意识形态(yìshíxíngtài)的大本营。比如上世纪(shìjì)六七十年代至今,从黑人民权运动、反越战,到(dào)如今反巴以战争、反美国政府偏袒以色列的政策。 在特朗普政府(zhèngfǔ)看来,为什么(wèishénme)政府要花钱在大学里培养反对派?为什么要继续给这些(zhèxiē)大学拨款,让他们去搞性别多元、种族平等、气候变化等民主党引领的“虚假命题”? 必须“杀一儆百(shāyījǐngbǎi)”——哈佛(hāfú)、哥大、康奈尔这些老牌(lǎopái)常春藤够知名吧?就拿他们开刀。白宫的潜台词就是,这些大学既然不听话,那就别跟政府要经费了! 向高校开战,看起来也算“一石多鸟”——打压(dǎyā)意识形态对手,逼其就范;兑现竞选承诺,强化己方选民(xuǎnmín)认同;压缩政府经费支出,削减成本;推动(tuīdòng)保守意识形态进高校…… 但还剩一个问题(wèntí)——这么搞,能成功否? 2024年4月26日在(zài)哥伦比亚大学拍摄的“声援加沙营地”抗议活动现场(xiànchǎng)。图源:新华社 眼下(yǎnxià)国土安全部的命令遭受了阻力,因为哈佛正跟白宫打官司。 哈佛的抗辩理由是,特朗普政府的举措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,高校有自己的研究、学术、言论自由。同时(tóngshí),他们认为高校有自主招生(zhāoshēng)权,政府针对某个特定高校实施招生禁令,除非证明该校存在系统性非法行为,否则就是(jiùshì)选择性打压(dǎyā),通不过司法审查。 这不,美国(měiguó)加州联邦法官杰弗里·怀特就发布禁令(jìnlìng),暂时喊停了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措施。看样子这个官司还要打一阵子。 不过,无论是冻结(dòngjié)经费还是砍留学生名额,已经砍中(zhōng)这些高校的命脉。 削减经费,项目(xiàngmù)或实验就会停。比如哥伦比亚大学,180名教职工预计被迫离职;哈佛公共卫生学院,有些实验室已经(yǐjīng)关停。 留学生贡献的学费,也是(shì)高校重要收入来源。 政策反复(fǎnfù)变,已经明显影响美国高校科研工作者以及留学生的去留(qùliú)选择。毕竟,谁都不想去读书读了一半被(bèi)遣返,或者项目做着做着被砍了对吧? 因此,如果特朗普政府执意这么干下去(xiàqù),国际留学生数量减少、一些科研工作者离开甚至“逃离”美国,是必然(bìrán)出现的事态。 这些高端人才会去哪,由谁接手?哪里研究环境宽松稳定,哪里对国际人才政策友好,哪里就(jiù)有(yǒu)吸引力。 欧洲已经(yǐjīng)宣布了一个“选择欧洲进行科学研究”(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)计划,承诺投入5亿欧元吸引国际顶尖研究人员(rényuán);香港、澳门多所高校发表声明,受到打击(dǎjī)的哈佛学生如果想(xiǎng)转学,免费接收。 21世纪什么最重要?人才(réncái)。 此处不留爷,自有(zìyǒu)留爷处。 想明白这个道理(dàolǐ),坏事未必不能变好。 (来源:侠客岛微信(wēixìn)公号)
特朗普为啥死磕哈佛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