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启动签约腾退,未来将活化利用
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启动签约腾退,未来将活化利用
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启动签约腾退,未来将活化利用
6月(yuè)15日上午,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启动签约腾退,项目涉及居民(jūmín)140余户,以“保护文物安全 改善居民住房”为着力点,采用(cǎiyòng)“公房置换”方式,签约期为(qīwèi)15天。腾退后,东城区将持续推进文物腾退保护利用,让文物焕发新活力。
上午九点,在位于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主楼的文物腾退签约现场,第一波居民(jūmín)开始有序签约。81岁的时暘老爷子(lǎoyézi)曾在人民大学工作,“我从(cóng)上中学就开始住(zhù)在这个院,对这儿很有感情,有时候看到文物遭到破坏,我们也心疼。”今天他和老伴一起来签约,“腾退项目让文物得到了保护,我们居民的生活(shēnghuó)也将得到改善,我很支持。我81岁了,和老伴身体(shēntǐ)都不大好,赶上了这一个好事,高兴。”
记者了解到,此次腾退的居民共140余户,房屋均为(wèi)公房,有平房、有简易楼,基本都分布在(zài)旧址内。
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,该(gāi)院落自康熙年间为贝子允禟府(fǔ),雍正年间改为和亲王弘昼府,清末在此地重新建造了三组砖木结构楼群,东部作为(zuòwéi)海军部,西部作为陆军部。
1912年,袁世凯(yuánshìkǎi)将总统府和(hé)国务院设在此处。1924年,段祺瑞将此处改为执政府(zhízhèngfǔ)。1926年,大(dà)门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“三·一八惨案”,之后此处先后被作为北平卫戍区司令部、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等。
新中国成立后,成为中国人民大学(zhōngguórénmíndàxué)校舍。目前,清陆军部旧址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使用(shǐyòng),清海军部旧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使用。
步入旧址内部,文物主楼为西洋折中主义风格,灰砖清水墙面,二层砖木结构正中凸起一城堡形钟楼,四周围以外(yǐwài)廊,主楼后有东西配楼和(hé)后楼,整体建筑展现着20世纪初中国建筑设计和营造施工的高超水平。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介绍,作为(zuòwéi)晚清最高的军事指挥系统单位,该(gāi)建筑群见证了一系列(yīxìliè)重大历史事件,具有重要文物价值,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为加强(jiāqiáng)对国家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,2023年11月,《首都功能核心区(héxīnqū)文物腾退范围内公有住房房屋置换指导意见(yìjiàn)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发布。同期,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《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首批文物腾退保护利用(lìyòng)计划的函》(以下简称《首批计划》),清陆军部和(hé)海军部旧址文物正式(zhèngshì)列入《首批计划》,按照《指导意见》开展腾退工作。
按照《指导意见》,该(gāi)腾退项目采用公房(gōngfáng)置换的腾退方式,符合相应资格的承租人可(kě)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安置,符合相应资格的实际居住人可选择房屋安置。安置房有朝阳区豆各庄、通州(tōngzhōu)两站一街东惠家园两个项目可供选择。
东城区住建委副主任于婷介绍,2024年以来,在(zài)首都(shǒudū)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北京市文物局(běijīngshìwénwùjú)、北京市住建委的支持指导下,东城区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建立“央、市、地”协同工作机制,通过深入调研房屋历史沿革、全面开展入户调查、科学拟定腾退方案,确保腾退过程依法依规、平稳(píngwěn)有序(yǒuxù)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