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崇信:文明新风绘就幸福图景

体育正文 269 0

崇信:文明新风绘就幸福图景

崇信:文明新风绘就幸福图景

近日,崇信(chóngxìn)县荣膺(róngyīng)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的喜讯传遍(chuánbiàn)大街小巷,这一(zhèyī)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最高荣誉,既(jì)是对崇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权威认证,更是县委、县政府统筹推进、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的生动见证。从基础设施提质到文明风尚浸润,崇信用一场全民参与的“幸福接力”,交出了一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精彩答卷。 漫步(mànbù)今日崇信,目之所及皆是文明图景:曾经脏乱的(de)背街小巷焕发新颜,新增的4062个(gè)停车位化解停车难题,11个“口袋公园”点缀街角,乡乡通油路、村村通硬化路的便捷(biànjié)交通网铺就(pùjiù)乡村振兴路,六年来,崇信县将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创建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,以“民生温度”标注“文明刻度”,财政支出80%以上投向民生领域,用一项项惠民工程托起百姓“稳稳的幸福”。 “我们坚持创建为民(wèimín)理念,改造11条背街小巷、47个老旧小区。”崇信县住建局副局长杜文辉告诉(gàosù)记者,改的不只是硬件,改造过程中尊重群众(zūnzhòngqúnzhòng)意愿,从充电(chōngdiàn)桩、健身器材到小区绿化,群众都充分表达需求,真正实现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。 创建文明城,关键在育文明人。崇信创新“居民点单(dān)、社区派单、部门接单”的闭环机制(jīzhì),将群众呼声转化(zhuǎnhuà)为行动指南。城市社区东街社区“文明创建大家谈”活动中(zhōng),居民张彩虹用“积分换文明”的经历,折射出全民参与的热情。 东街社区居民张彩虹:“以前觉得创建是干部们的事,现在邻里间都在比谁做的好事多,去年我用积分换(jīfēnhuàn)了(le)大米,今年打算攒着换台(huàntái)微波炉,现在我们乱扔(rēng)垃圾的少了,主动捡拾的多了,把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。”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,崇信县构建“1+21+N”志愿(zhìyuàn)服务矩阵,1.06万名志愿者织就“红色风景线”;188名道德模范树起精神标杆,简约(jiǎnyuē)集体婚礼引领新风尚。360余场“文明实践+”活动,让崇信人(rén)从“旁观者(pángguānzhě)”变为“主人翁”。 崇信县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杨(yáng)红生表示,只有把(bǎ)群众呼声作为第一(dìyī)信号,把居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,才能真正凝聚起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。 六年创城路,一颗为民心。全国文明城市的(de)(de)桂冠,是崇信城市气质的升华,更是新征程的起点。如今,这座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,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更高目标迈进,用(yòng)不变的初心续写“文明让生活更美好”的新篇章(xīnpiānzhāng)!
崇信:文明新风绘就幸福图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